时间:2015-09-10 16:32:16
类别:秋天教案
幼儿园中班秋天教案:美丽的季节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秋天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教师预设 | 幼儿回应与生成 | 教师的调整 |
1、看看、听听、讲讲故事“蜗牛与苹果” 师生一起收拾活动室,带上果核和水果回活动室。 |
文文:苹果烂掉了。 轩轩:小蜗牛和乌龟医生喜欢吃苹果。 雯雯:他们把苹果吃掉了,后来又长出一棵小苹果树了…… 毛毛:苹果生病了。 周阳:乌龟医生来给她看病。 张子煌:每个苹果放得时间长了以后都会烂掉的。这不是生病。 卿卿:苹果不是真的生病,她要生小宝宝了。 冷峰:苹果妈妈的宝宝就是小苹果树。 蕾蕾:苹果妈妈刚生出来的宝宝是一粒粒籽。 马杜宇:苹果烂掉了,可是她的核里面有一粒粒黑黑的籽是不会烂掉的。 贝贝:我吃过苹果的,在苹果的最最里面就有果核的。 扬扬:果核有用的。可以种出苹果树,还可以长出苹果来的。 毛毛:还可以长出桔子来。 轩轩:还可以长出生梨来。 …… 卿卿:不是的。苹果的果核种下去就只能长苹果树的。 幼儿七嘴八舌: 桔子、西瓜、桃子、葡萄、香蕉…… 恬恬:香蕉没有果核的。 张子煌:香蕉也有果核的,就是用眼睛看不清楚,就在她那个心里面…… 恬恬: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蕾蕾:有的是黑黑的,有的是白白的。 文文: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 …… 张子煌:我认识那个大的果核,他是龙眼的果核。 扬扬:那个小小的黑黑的好像是苹果妈妈的宝宝。 …… 众:这是石榴。 雯雯:她有好多好多宝宝的。 众:这是桔子。 恬恬:比我们吃的桔子小,是小桔子。 唐芸吉:她好像不是桔子。 众:这是苹果,我们在幼儿园吃过很多次的。 扬扬:妈妈告诉我,苹果吃了皮肤好。 张子怡:苹果有营养的。 文文:苹果很好吃的,很甜的。 众:这是桂圆。 张子煌:不是的,这是龙眼。 马杜宇:这个我吃过的,奶奶说好像叫枣子。 众:这是葡萄。 幼儿人手一只盘子,到脸盆里挑出想送的果核,把她们一一送到水果妈妈身边的空盘子里。 众:是龙眼的宝宝。 轩轩:对了,宝宝送对了。 幼儿一起观察,并确认所有的龙眼的果核都送回了家。 (有小部分冬枣核送回了家,大部分放在一边没有送) 马杜宇:我吃过的,她的果核宝宝就是这样的。 冷峰:用手剥。 (冷峰试了试,放弃) 卿卿:她的皮长得很牢的,剥不掉的,要用刀切的。 正正:不行的,她太小了,要切到手的。 龙龙:用牙齿咬。 众:可以。 (幼儿自己用湿纸巾擦手,并人手一个冬枣) 幼儿两种表现:有的边吃边观察;有的急着咬出果核,把咬下的果肉放在一边。 毛毛:我的果核出来了,像个橄榄。 蕾蕾:她的两头尖尖的,中间大一点,就像橄榄的样子。 (另外几种果核幼儿有点混淆,一一验证需要很长时间) 扬扬:老师,我想带一些果核回家,种在乡下的泥土里。 唐芸吉:我想把每种水果都打开看看。 孩子们在交流、品尝和发现着。 |
发现幼儿能看懂一些画面,但还不能很好地将多个画面联系起来,有点“断章取义”。于是,再次看Flash(有声的),并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追问:苹果是真的生病了吗?乌龟医生有没有帮她看好病? 苹果烂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可能她是当妈妈了。 说得好。正是这一粒粒黑黑的小宝宝钻到泥土里才慢慢地长出了小苹果树。他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果核。 你们都吃过苹果吗?有没有发现过里面的果核?你们吃完后把他们放哪儿去了? 是不是随便种什么果核,想要她长出什么果子她就能长出来呢? 那么,除了苹果的果核,你们在吃水果的时候,还发现过什么其他的果核吗? 关于香蕉的事情看来张子煌了解得比较多,想知道的宝宝以后可以去问问他。 是啊,他们的颜色、大小、形状都有些不一样。说明不同的水果有不一样的果核。那么,他们到底是哪个水果妈妈的宝宝呢? 对,你们都吃过吗?她里面长什么样? 她跟我们平时吃的桔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跟桔子很像,但她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金桔。 为什么幼儿园要给我们吃很多苹果呢? 说得对,苹果有丰富的营养,味道也很好,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吃。 其实,龙眼和桂圆是一种东西,像现在这样新鲜的时候叫龙眼,晒干了以后叫桂圆。 对,她叫冬枣,可能吃过的宝宝不多,等会儿有机会我们一起来尝尝。 她跟葡萄长得就像双胞胎,但她的名字叫提子。 (教师观察幼儿送的情况,鼓励幼儿间的交流,但不告诉幼儿正确答案) 都对了吗?有没有龙眼妈妈的宝宝还没有回来的?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她的果核长在哪里?该怎么看呢? 能行吗?你来试试。 对啊,切很小的东西可能会有危险。 你们觉得龙龙的办法可以用吗? 那么我们一起来试试。 好多宝宝都没吃过冬枣,现在你可以慢慢地尝一尝。 是吗?为什么说她像橄榄? 那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也是冬枣妈妈的宝宝,一起把她们送回家。 还有很多长得小小的果核宝宝有点糊涂了,不知道自己找的妈妈对不对,我们把她们带到教室里去,再想想办法。 好啊,你可以请爸爸妈妈跟你一起试试,看看现在种下去,什么时候会长出来。如果长不出来,过一段时间再种,看看什么时候种水果比较合适。 可以的。但要看看,是不是每种水果都用一样的办法打开来。 |
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观察、探索的空间,引导幼儿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体验发现的快乐。探索的过程中,我注意给幼儿表达自己经验的机会,并注意倾听和追问,激发幼儿间的争论和互动。活动中,孩子们敢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敢于质疑,并能够大胆地运用经验解决碰到的问题。在验证过程中,我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果核,引导幼儿在讨论中关注到不同的取果核的方法,并把剩下的几种果核放到区角活动中验证。一方面,给更多的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幼儿收集果核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新的兴趣点,以进一步拓展主题内容。
幼儿操作的果核很多也很细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设置了障碍,可能会让有的孩子产生挫折感,需要在后续的活动中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幼儿体验克服困难和挫折后带来的快乐。
教研组评价:
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和表达很自主,也很大胆,在寻找冬枣果核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沉浸于活动中,甚至都忘了吃果肉,却为自己寻找到的果核而欢呼,完全看不到这个年龄段孩子“嘴馋”的特点。这些都可以看出本班孩子对探索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活动中能灵活地与幼儿互动,及时的追问以及幼儿间引发的争论、互相质疑都大大激活了幼儿的思维。
活动第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安排无声动画,给了幼儿观察的机会和想像的机会;活动第二环节更是让幼儿充分地探索、表达和发现。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了很多经验,也有了满足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