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7-15 14:26:50
类别:人才战略
助幼儿园青年教师迈好入职第一步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人才战略的您有所帮助。
助幼儿园青年教师迈好入职第一步
作者: 周珏 单位: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故事回放:
下学期,单位将新进很多新员工,这学期的5、6月份就安排在各个班级实习。于是乎,沸沸扬扬的传言风生水起:
“哎呦,咯额小姑娘木得来要死,一点也伐主动!”
“阿拉班级咯额小姑娘两面派,答应好侬额事体别转屁股从来伐做!”
……
刚开始只是几个班级的老师在私下里议论,可渐渐地演变成了全园的话题,我常常会在走廊上、茶水间听到一些评述,甚至于有的老师会暗地里来问:“下学期班头排好了伐?我不要和小姑娘搭班哦!”
作为管理者,我急,我很急。初入职场,得到如此负面的评述,我为那群孩子们急;心情焦躁,抱怨情绪一大堆,我为在职的老师们急。不解决好这种“敌我矛盾”,如何能够顺利地开展新一轮的工作?
细细想来,青年教师初入职场,较难融入新环境的原因大致如下:
1、 不熟悉
环境是新的,从青青校园演变成了工作的战场;伙伴是新的,从无话不谈的同龄人转变成了各个年龄、各种阅历的同事;身份也是新的,从吸纳学习者蜕变成了辛勤劳作的付出者。
那么多的“不熟悉”阻碍了新人们大胆地与身边的人交往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难免产生误解,所以,在职教师对新人们很多负面的想法(比如:两面派)都来源于沟通障碍。
2、 不自信
新手上路,在校的理论知识很难马上转变成实践带班技巧,一下子面对那么多孩子们,新手老师会产生应接不暇的状况,半日活动“险象丛生”,一天下来精力疲惫。在这种状况下,新手老师很容易萌生对自己的不自信,生怕身边的老师们对自己评价不佳。
越不自信越放不开手脚,从而也导致了新手老师在面对任务时的战战兢兢,总怕说错话、干错事,这样就容易让在职教师产生“小姑娘木得来要死,一点也伐主动!”的负面评价。
3、 不成熟
这一批新手老师都是80后的新新人类,在家备受关爱、少有挫折,她们的心态还并不成熟,遇到逆境甚至还会使使小性子,不能妥善地协调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事件。
同时,在职教师对80后新人们先入为主的“想法很怪的,和我们有代沟的”想法也为彼此正常的交往设置了难关。
这个状况必须解决,否则将影响整体的团队氛围,让已经建立起来的“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受到影响,但是,如何解决?我不禁想起了中福会托儿所的传统活动——“温馨沙龙”。
“温馨沙龙”已经陪伴中托人走过了无数的岁月。周末下班后,我们会将沙龙教室布置成温馨的小屋,点上烛火、泡上咖啡、放点轻柔的音乐、甚至于在空气中洒上点淡淡的花香,老师们都会换上自己漂亮的衣服,一起轻言欢笑、品茶小憩……当然,最主要的是在这里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共同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彼此学习各人身上的闪光点与长处。
于是,在学期结束时的最后一期沙龙,我们选择的话题是“配班之间——想说爱你不容易”。
★ 谋略一、亲密接触、拉近距离
既然彼此之间有那么多的“不熟悉”,那么,需要亲密接触的游戏一定会帮助大家在轻松中自然地拉近距离。在沙龙中我们特别策划了娱乐活动“亲密战友做游戏”,选择了一些需要亲密合作完成的游戏内容,例如踩报纸、四人腾空卧等。游戏的对象特别选择了新组建的班组,让大家在开始工作上的合作前,先来一次游戏中的“搂搂抱抱”。
游戏氛围很好,从一开始矜持地笑,到开怀大笑,到最后全场的助威加油,大家的激情澎湃一次次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有些原先对新配班有意见的老师们也在无数次的牵手、拥抱中增加了默契、增进了感情。
★ 谋略二、坦诚交流、增进了解
有了第一步的亲密接触,那接下来就要让彼此都能够坦诚地交流各自的想法,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常听得在职老师抱怨说新教师某某方面做的不够理想、某某方面想的不够周全,那么,什么才是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最该具备的素质、怎么做才能受到大家欢迎呢?
我们选用了传统游戏“击鼓传花”,只是将其中的“鼓”换成了现场的悠扬琴声。拿到花的老师要说出一个“最喜欢的配班特质”和“最不喜欢的配班特质”。虽然这个话题很敏感,可是由于有了游戏加入,又有了优美琴声的欣赏,气氛就轻松多了。老师们都能很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例如最喜欢和工作认真负责的、容易接纳别人意见的、善于沟通的老师配班;最不喜欢和专制的、难于交流的、工作马虎的老师合作。
这个环节帮助新手老师们了解到,要融入新团队、让别人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去努力。
在唱唱、笑笑、说说中,我看到大家都在思考,聆听别人,也对照自己。
★ 谋略三、倾听故事、借鉴经验
80后的孩子心态不够成熟,尚不能妥善地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事件,但在沟通技巧这事上,单靠说教不行,要让实例来说话。听听别人的故事,借鉴一些经验和教训,既能丰富自己的阅历,也为今后的为人处世做一个警醒。
我们特别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师来说说自己和配班之间的小故事。年长的老师讲如何付出与真诚对话,年轻的老师讲如何尊重与接纳意见,优秀团队讲如何合作与共同成长。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感动,特别是当一位年轻老师讲述自己刚入职场时的莽撞和急躁时,很多新老师都听得分外仔细。确实,80后的孩子踏入社会不容易,家里的“掌上明珠”要和各种类型的人交往,心态的转变很重要,我想,她们一定在暗暗思忖着自己的过去式,也在规划自己的将来式吧。
★ 谋略四、专业引领、增强自信
温馨的沙龙时光只是一种形式,沙龙之外,日常工作环境中氛围的营造更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尝试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关注这批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调适,为她们增强自信。
1、 新老对话,做好入职培训
在“职前培训”的课堂上,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些在专业上有特长的老教师,听她们讲讲自己如何通过努力从一个青涩的应届生成长为有一技之长的成熟型教师;也邀请了一些在园内拥有好人缘的老师,听她们讲讲自己如何与身边的同事协同合作、互帮互助的小故事;当然,管理者也向新手教师们介绍了幼儿园的历史、社会地位以及幼儿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从职业精神及职业道德上给青年教师上好入职第一课。
2、 师徒带教,全面辅助指导
在工作中,有一个好师傅就象有了一个引路人,能够帮助自己多走捷径、少走弯路。我们为每一个青年教师都量身拟配了一位师傅,从生活上、工作中给予全方位、手把手的带教,让她们尽快地掌握带班技巧,从而增强自信。
3、 搭建平台,展示个人才华
其实,新手教师们有很多特长和优势,搭建一个平台,让她们有机会展示出来也能帮助她们尽快地建立自信,同时更能让在职老师们看到她们的闪光点,更快地接纳她们。
于是乎,学校的各类演出活动、接待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就是她们的身影。能歌善舞的、能写会画的、能说会道的,新手教师们在各个平台上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特长。
渐渐的,闲言碎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职教师们真心的赞扬:
“真没想到,小姑娘挺能干的,舞跳得那么好!”
“我们班级的小姑娘蛮虚心的,学会问问题了,学的也挺快的,讲一遍就记牢,还会自己想好办法!”
……
渐渐的,青年教师的羞涩少了、主动多了;在职教师的抱怨没了、欣赏多了;整个学校的氛围也一如以往的“团结、协作共发展”而持续着。
反思和感悟:
细细回想,我们都是从初入职场的青涩少女成长过来的,涉世未深再加上些许的年少轻狂,也都曾为此而屡屡碰壁、心情沮丧。程度轻的影响些工作热情,程度重的甚至会出现草率跳槽、对单位无认同感、职业感缺失的情况。
与人交往的技巧会随着阅历的丰富会越加成熟,可对于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来讲,这却是一门急需学习的新课程。如何成为一名让别人接纳、喜欢的同事,如何藏好自己的小脾气、小性子融入团队的氛围,如何与各个年龄、各种性格的同伴合作产生共赢……这一个个问题成为了职初教师要过的第一道槛,成为她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前要学的第一门课。
对园领导来说,这门课程如何实施很关键。强硬派不行,“不能耍性子、不能只看不做、不能……”那会引起新教师的逆反;说理派也行不通,“新人就要多做点,要尊重年长的老师,要……”年轻人很容易固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很难达成一致。那么,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运用的方法是“融入式感化”。
在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中,让新老师有机会听到大家对选择同伴的真心话,听到前辈们在职业生涯中曾经碰到的难题和困惑,听到同事相处间的生动小故事。同时,融入团队共同游戏,在欢笑中合作、在合作中思索、在思索中对照自己、在对照中成长……
园领导对新教师的呵护和关爱也是在向整个团队传递一个信息、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合作共赢、携手共进”。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在职教师,都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份子,都和整个团队的发展息息相关,“彼此接纳、互相欣赏”是和谐校园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们期待着,在融洽的氛围中,新老教师们都能够各展所长、各得所需,共同为幼儿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