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12:42:11
类别:小班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沉浮游戏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游戏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设计背景
体育课时,我班的小朋友无意间把球投入了正装满水要用来打扫卫生的桶中,我见球有些泥污,就随手把球往下压,洗一洗,然后松开了手,球马上浮了上来,孩子们很好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孩子们了解物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
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
活动准备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
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
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枯燥的石头或海绵等物体的浮沉,不是很感兴趣。于是通过幼儿喜爱和熟识的蔬果,开展了此次活动《果蔬沉浮》。让幼儿学习和获得沉浮概念。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表达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学习简单的记录及统计。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制蔬菜水果浮沉实验前后对照图,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的实物和图片,水箱。
活动重难点:
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它们是谁?说出蔬菜、水果的名称。
●观察实验,理解浮沉概念。
你们见过蔬菜水果游泳吗?
自选一种蔬菜和水果,把它放到水里,观察在水中的状态。用语言表达浮沉现象。
●猜测蔬果浮沉现象,用蔬果图片粘贴方式表现蔬果浮沉实验前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在水面和沉在水底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的统计。
●请幼儿将蔬果放到水里做实验,观察它们在水里的现象,也用蔬果图片粘贴的方式表现在蔬果浮沉实验后的对照图上。
再把浮沉的蔬果数量作简单统计。
●将实验前后结果对照,增加活动趣味性。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在玩水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现和获得初浅的“沉”“浮”经验,帮助幼儿归纳和形成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让孩子们做简单的记录,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录水果在水里的沉浮状态,并且根据水果在水里实际的沉浮状态来验证原有的猜想,调整自己的认识,使幼儿感知到:事物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一切结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激发了幼儿极大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初步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用简单的表格记录物体的沉浮现象。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木块、塑料块、磁铁、糖纸、玻璃球若干。
2、物体沉浮实验前后对照表。
活动过程:
1、拿出一个木块,让幼儿猜一猜,如果把它放进水里,它会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再把它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
2、把其它的物体都放进水里,请幼儿观察那些物体会沉下去,那些会浮起来。
3、请幼儿实验。实验前,先请幼儿猜一猜结果。并且做标记。然后与实际结果对比。
4、小结: 比水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比水重的物体会沉下去。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发现沉浮现象。我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操作来获得经验。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设计背景
体育课时,我班的小朋友无意间把球投入了正装满水要用来打扫卫生的桶中,我见球有些泥污,就随手把球往下压,洗一洗,然后松开了手,球马上浮了上来,孩子们很好奇。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孩子们了解物体放到水中有沉浮现象。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细致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小朋友们知道水有向上托物体的力(浮力)。
2、难点是漂浮的物体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下沉。
活动准备
能盛水的家具(如:盆、桶等)并加满水,小皮球、小石头、干木块
活动过程
1、让孩子们轮流感受水的浮力。老师先让孩子们将小皮球放在盛满水的盆中,小皮球浮在水面,然后叫他们用手把小皮球按到水底,让孩子们感受水有把球向上托的力,再把手松开,小皮球马上浮到水面上。问孩子们:小皮球被我们按到水底,一放开手小皮球为什么自动浮起来?我们按小皮球的时候手有什么感觉?小朋友都说:手被弹开的感觉。结论:这是水中有浮力。
2、让孩子们把石头和干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石头很快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却浮在水面上。提问孩子们:为什么石头沉到水底,而干木块又浮到水面上?结论:石头重,容易下沉;而干木块轻,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常识课,主要通过实践来了解,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答案,用玩的方式让他们更好的感觉到学科的乐趣,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
2、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可以很好的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
3、在今后做活动要准备多些设备,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动手做,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将会将实验物品换一换,再让它们尝试更多,孩子们更深一步了解沉与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