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教案小班游戏教案

搜索吾教案

小班游戏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时间:2022-05-13 09:45:11

类别:小班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小兔和狼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游戏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游戏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和初步会玩游戏的基础上,边玩边感受兔和狼的节奏。初步会用小乐器表现音乐。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造性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1、感知过不同兔和狼的律动。

  2、小朋友会敲舞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小兔采蘑菇

  在兔跳的音乐伴奏下,边跳边入室。

  ①听到低音区兔跳音乐,小兔蹲下采蘑菇(要求不同方位)

  ②听到高音区兔跳音乐,小兔双手举在头上学兔跳。

  二、发声练习:

  1234|5—|5432|1—|

  小兔怎样跳,跳跳跳跳跳,

  12|34|5—|54|32|1—|

  老狼怎样走,凶狠狠地走,

  1234|5—|5432|1—|

  请你学老狼,凶狠狠地走。

  三、复习歌曲:《小猫你别吵》

  ①幼儿唱一遍。②边唱边做动作。

  四、新授:

  (一)、在玩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性质:

  1、听音乐,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并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问:小白兔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高兴、欢快)那你们刚才跳得怎么样?(高高兴兴、蹦蹦跳跳)

  2、边听音乐边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音乐形象。

  ①启发幼儿做出兔跳,欢快的不同动作。(幼儿听音乐再练习)

  ②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做出狼的动作。

  ☆掌握狼的动作发节奏。╳—

  游戏:拍出狼走的节奏。(教师做狼的动作)

  A、教师引导幼儿拍出动作发节奏。

  B、用舞板拍出动作的节奏。

  C、跺脚,跺出动作的节奏。(为走做准备)

  ☆学做狼的动作。

  A、狼是怎么样走路的?动作是轻的还是重的?

  (引导幼儿用╳—的节奏重重地学习狼走)

  B、怎么样才能表现出狼凶狠的样子?

  l手是怎么样的?(五指张开勾指成爪形)

  l眼是怎么样的?(瞪得大大的,眼睛东张西望找寻小动物)

  l来回怎么找?(东看看、西看看)边说幼儿边学做

  l脸上还有哪些地方表现狼很凶?(舌头伸得长长的)

  l舌头为什么要伸得长长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想吃小动物)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节奏练习狼凶狠的样子。

  C、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做小老师引导幼儿跟学。

  3、听音乐做游戏。

  ①全体幼儿学做小兔和狼(听到什么音乐大家一起做动作)

  ②全体做小兔,请个别幼儿做狼,小兔逃回家。

  4、用小乐器表演游戏。

  ①启发幼儿探索,用小铃和舞板表现游戏。

  l问:你们每人有两种乐器——小铃和舞板,你们试一试用哪个乐器扮演小兔?哪个乐器扮演狼?(幼儿自由探索)

  l探索尝试后,老师请幼儿说出用什么乐器,为什么?

  l兔用小铃,为什么?(小铃的声音比舞板的声音高、细)

  l狼用舞板,为什么?(舞板的声音比小铃的声音低、粗)

  ②老师出示图形谱,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敲小乐器(3遍)

  ③下面要做游戏,请老师用小乐器为我们伴奏。

  5、幼儿游戏,老师敲节奏乐。

  五、边听小兔的音乐,手拿小乐器。跳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狼和小兔》。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问题启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炼,对孩子的回答和反应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2、游戏要求不够清晰,每次游戏结束后应该小结,并对孩子提出下次游戏时更高的要求。

  3、教师没有完全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缺少艺术性语言。

  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小班音乐活动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能跟着老师清楚地唱出歌词。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并能情绪投入地较逼真地表现小兔形象。

  3、体验并表现出小兔高兴和害怕的不同情绪和神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小兔和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吸引幼儿认真倾听这个故事。

  2、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现在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二、学习新课,并尝试根据歌词进行创编。

  1、教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

  2、小朋友,你从这首歌曲里面听到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引导幼儿逐句创编,模仿小兔跳。

  4、幼儿重点创编“竖起耳朵仔细听”的动作,启发幼儿要很快地做竖起耳朵的动作,安静地听。“哎呀!狼来了”一句,要启发幼儿做出害怕的动作。

  5、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两遍。

  三、游戏部分。 孩子们,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玩个“小兔和狼”的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及注意点。

  2、幼儿玩游戏,教师扮演大灰狼,在音乐的伴奏下绕“小兔”走一圈离开,“小兔们”高兴地唱着歌回家。

  3、游戏可持续玩几次,并可以请一位幼儿扮演大灰狼。

  四、结束部分。

  宝宝们,现在已经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活动反思:

  小兔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3、小班音乐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集中培训时,潘光玲老师说孩子学音乐就是玩音乐,孩子学习音乐就应该在玩玩耍耍中、从游戏中去感受音乐,去学习音乐。由于是小班的小朋友,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游戏的方法,既体现了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程,又符合孩子的年龄要求。

  活动目标

  1、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音乐(活泼、欢快、缓慢、低沉),初步 学会做游戏。

  2、培养幼儿听音乐的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不同的音乐。

  2、感知音乐,初步学会做游戏。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磁带。

  2、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韵律操。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做的韵律操是最棒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一动,扭一扭。

  小朋友的操做的太棒了,我们的好朋友小兔子也想来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欢迎吗?“欢迎”

  (二)讲故事引入新课

  1、老师边放音乐边讲故事感受小兔的音乐:(播放一段欢快、活泼的音乐)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来了?“小兔子”你们可真聪明,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

  2、感受狼的音乐:(播放缓慢、低沉的音乐)请小朋友们听听音乐,想想从哪里听出是狼来了?狼的声音是粗的还是细的?是高的还是低的?是快的还是慢的?老师接着讲故事: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请小朋友随音乐做小兔和狼的动作。

  (三)完整地玩游戏(戴上头饰)

  1、教孩子们学会做游戏。

  2、教育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

  (四)拓展活动

  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游戏中的小兔是赶紧躲到大树丛中,你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结束: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帮助了小兔子,你们看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本节活动中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4、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兔和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让幼儿充分感受,培养幼儿对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听辨小兔和狼不同音乐形象,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发现躲藏的规则,形成自我控制意识。

  3.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狼头饰一个;树、石头等背景。

  2.熟悉歌曲,能跟随音乐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熟悉“森林”场景。

  2.复习歌曲《兔子和狼》。

  一起唱歌。

  3.了解游戏规则。

  (1)狼来了,可怎么办?(启发幼儿坐回椅子椅子就是小朋友的家)

  大灰狼来了可怎么办?躲哪里?”(启发幼儿想出躲到大石头、大树、后面。)”

  “那什么时候躲?歌里是怎么唱的?”(唱到“哎呀,狼来了”时)

  “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一起唱“哎呀,狼来了”,做躲的动作。)

  4.完整游戏,了解规则。

  (1)边唱歌边到树林里玩。

  第一遍游戏时,请老师当大灰狼。

  重点关注孩子们是否能分辨两种不同性质的音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是否有孩子在藏的时候是否有声音或动的。

  围到教师身边讨论:刚才***为什么被大灰狼抓住了呀?(说话了、动了)

  “那狼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大灰狼的耳朵很灵,眼睛也很尖。那我们怎样才不会被大灰狼发现呢?”

  (2)幼儿休息,说说游戏规则。

  幼儿回椅子随舒缓的音乐休息。

  “你是怎么做到不被大灰狼发现的呀?”(不发出声音,不动)

  兔宝宝们,你们都想好躲的地方了吗?我们又要去森林里玩喽!

  游戏一次。“你刚才躲在哪里啦?”

  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注意安全。

  5.游戏结束。

  随音乐边跳边退场。

  活动反思: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儿熟悉的音乐形象,在认知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活动内容,同时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 能够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变化、速度的统一与变化 , 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让幼儿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让幼儿愉快的参与角色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5、小班游戏小兔和狼教案反思

  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和初步会玩游戏的基础上,边玩边感受兔和狼的节奏。初步会用小乐器表现音乐。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造性用动作表现兔和狼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1、感知过不同兔和狼的律动。

  2、小朋友会敲舞和小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小兔采蘑菇

  在兔跳的音乐伴奏下,边跳边入室。

  ①听到低音区兔跳音乐,小兔蹲下采蘑菇(要求不同方位)

  ②听到高音区兔跳音乐,小兔双手举在头上学兔跳。

  二、发声练习:

  1234|5—|5432|1—|

  小兔怎样跳,跳跳跳跳跳,

  12|34|5—|54|32|1—|

  老狼怎样走,凶狠狠地走,

  1234|5—|5432|1—|

  请你学老狼,凶狠狠地走。

  三、复习歌曲:《小猫你别吵》

  ①幼儿唱一遍。②边唱边做动作。

  四、新授:

  (一)、在玩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性质:

  1、听音乐,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并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问:小白兔的音乐是怎么样的?(

  高兴、欢快)那你们刚才跳得怎么样?(高高兴兴、蹦蹦跳跳)

  2、边听音乐边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角色的音乐形象。

  ①启发幼儿做出兔跳,欢快的不同动作。(幼儿听音乐再练习)

  ②启发幼儿创造性地做出狼的动作。

  ☆掌握狼的动作发节奏。╳—

  游戏:拍出狼走的节奏。(教师做狼的动作)

  A、教师引导幼儿拍出动作发节奏。

  B、用舞板拍出动作的节奏。

  C、跺脚,跺出动作的节奏。(为走做准备)

  ☆学做狼的动作。

  A、狼是怎么样走路的?动作是轻的还是重的?

  (引导幼儿用╳—的节奏重重地学习狼走)

  B、怎么样才能表现出狼凶狠的样子?

  l手是怎么样的?(五指张开勾指成爪形)

  l眼是怎么样的?(瞪得大大的,眼睛东张西望找寻小动物)

  l来回怎么找?(东看看、西看看)边说幼儿边学做

  l脸上还有哪些地方表现狼很凶?(舌头伸得长长的)

  l舌头为什么要伸得长长的?“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想吃小动物)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节奏练习狼凶狠的样子。

  C、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做小老师引导幼儿跟学。

  3、听音乐做游戏。

  ①全体幼儿学做小兔和狼(听到什么音乐大家一起做动作)

  ②全体做小兔,请个别幼儿做狼,小兔逃回家。

  4、用小乐器表演游戏。

  ①启发幼儿探索,用小铃和舞板表现游戏。

  l问:你们每人有两种乐器——小铃和舞板,你们试一试用哪个乐器扮演小兔?哪个乐器扮演狼?(幼儿自由探索)

  l探索尝试后,老师请幼儿说出用什么乐器,为什么?

  l兔用小铃,为什么?(小铃的声音比舞板的声音高、细)

  l狼用舞板,为什么?(舞板的声音比小铃的声音低、粗)

  ②老师出示图形谱,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敲小乐器(3遍)

  ③下面要做游戏,请老师用小乐器为我们伴奏。

  5、幼儿游戏,老师敲节奏乐。

  五、边听小兔的音乐,手拿小乐器。跳出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研活动,我选择的是小班音乐游戏《狼和小兔》。在活动中,我通过小兔和狼的故事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孩子们分辨小兔和狼的不同音乐形象,学习小兔跳及采蘑菇的动作,以及大灰狼凶狠的形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游戏场景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达到了活动目标。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问题启发性不强,语言不够简炼,对孩子的回答和反应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没有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2、游戏要求不够清晰,每次游戏结束后应该小结,并对孩子提出下次游戏时更高的要求。

  3、教师没有完全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去,活动时的过渡环节缺少艺术性语言。

  在活动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班游戏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小班说课稿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亲子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游戏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运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