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教案小班游戏教案

搜索吾教案

小班游戏嘻嘻哈哈教案反思

小班游戏嘻嘻哈哈教案反思

时间:2022-05-13 09:45:11

类别:小班游戏教案

小班游戏嘻嘻哈哈教案反思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小班游戏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小班游戏嘻嘻哈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歌、铃鼓1个、圈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跟你们来玩几个民间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

  2、学习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

  3、介绍游戏玩法。

  《炒黄豆》:幼儿两两面对面站立、双手对握,尝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成相背姿势。再翻180度,还原成相对站立姿势,直接翻360度,来个大翻身。

  《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背对孩子,边敲铃鼓边说:"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幼儿排队轻轻走向老师,(.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当教师说完后迅速回头的那一刻,幼儿及时停住做木头人。这样反复多次,直到第一名幼儿碰到老师。幼儿四处散开,教师开始抓幼儿,被抓到的幼儿来当说词人。

  4、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炒黄豆

  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不许讲话,

  不许动,

  动动就是老太婆,

  不准动!不准笑!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2、小班游戏公开课嘻嘻哈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铃鼓1个、圈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跟你们来玩几个民间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

  2、学习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

  3、介绍游戏玩法。

  《炒黄豆》:幼儿两两面对面站立、双手对握,尝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成相背姿势。再翻180度,还原成相对站立姿势,直接翻360度,来个大翻身。

  《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背对孩子,边敲铃鼓边说:"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幼儿排队轻轻走向老师,当教师说完后迅速回头的那一刻,幼儿及时停住做木头人。这样反复多次,直到第一名幼儿碰到老师。幼儿四处散开,教师开始抓幼儿,被抓到的幼儿来当说词人。

  4、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炒黄豆

  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不许讲话,

  不许动,

  动动就是老太婆,

  不准动!不准笑!

3、小班游戏嘻嘻哈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并能边念边做动作。

  2、乐意和同伴结对玩耍,体验民间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3、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歌、铃鼓1个、圈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跟你们来玩几个民间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啊?

  2、学习儿歌《炒黄豆》、《山上有个木头人》。

  3、介绍游戏玩法。

  《炒黄豆》:幼儿两两面对面站立、双手对握,尝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成相背姿势。再翻180度,还原成相对站立姿势,直接翻360度,来个大翻身。

  《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背对孩子,边敲铃鼓边说:"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幼儿排队轻轻走向老师,(.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当教师说完后迅速回头的那一刻,幼儿及时停住做木头人。这样反复多次,直到第一名幼儿碰到老师。幼儿四处散开,教师开始抓幼儿,被抓到的幼儿来当说词人。

  4、游戏反复进行。

  附儿歌:

  炒黄豆

  炒,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不许讲话,

  不许动,

  动动就是老太婆,

  不准动!不准笑!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4、小班主题小狗乖乖小班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以往幼儿学习歌曲都是先听音乐,再记忆歌词,所以在学习歌曲的第一课时,幼儿都不大会唱。本次活动,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狗乖乖》,然后再让幼儿在多次感受乐曲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学会歌曲。

  而且传统教育认为:小班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是很难的事。但据我观察,与较大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幼儿在歌曲创编上更大胆、更富有想象。作为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材,提供幼儿学习创编歌曲机会,以免错过良好音乐创造性发展阶段。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演唱歌曲,唱准休止符。

  2.体验、表现小狗高兴、欢快的情绪和动态。

  3.让幼儿初步学习创编歌曲。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具一个、音乐设备、小狗头饰

  2.幼儿会按节奏朗诵歌词

  活动过程:

  1.幼儿以律动《小狗》入场。

  2.练声《大公鸡》

  要求幼儿第一遍唱出动物在哪里,第二遍师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幼儿回答。

  3.复习歌曲与律动:

  (1)歌曲《不再麻烦妈妈》

  (2)歌表演《洗手帕》

  4.幼儿学习歌曲《小狗乖乖》

  (1)幼儿复习儿歌《小狗乖乖》

  要求幼儿按节奏朗诵儿歌《小狗乖乖》。

  (2)师播放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朗诵,并加上动作。

  (3)师再次播放音乐,要求幼儿倾听乐曲,轻声朗诵,进一步熟悉曲调。

  (4)幼儿逐渐熟悉曲调后,大声演唱。

  (5)幼儿歌表演《小狗乖乖》

  5.幼儿学习创编歌曲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名称创编。

  (2)师示范,幼儿学习创编。

  6.幼儿歌表演《小猪睡觉》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游戏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小班说课稿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亲子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游戏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 小班运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