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教案托班主题教案

搜索吾教案

穿穿唱唱(托班主题教案)

穿穿唱唱(托班主题教案)

时间:2022-04-13 19:54:15

类别:托班主题教案

穿穿唱唱(托班主题教案)是非常优秀的内容,希望能让找寻托班主题教案的您有所帮助。

1、穿穿唱唱(托班主题教案)

  穿穿唱唱(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

  文/王 亮

  设计意图

  节奏是孩子们不易理解的一个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活动。将节奏融入穿珠活动,并以做项链的情节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排序的乐趣,并很自然地接受节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说:“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 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说:“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 乓 乒 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说:“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唱给树的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 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 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活动目标:

  1、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小鸟和树之间的情感。

  2、用欢快和哀伤的情绪唱同一首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鸟给大树唱歌

  在《去年的树》这个故事中,树最爱听小鸟唱歌了,你们想听吗?

  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小鸟对树说了什么?你觉得好听吗?从哪里看出小鸟和大树是最好的朋友?

  二、学小鸟唱歌。

  1. 幼儿跟教师按歌词的节奏念歌词1~2遍。

  2.老师清唱歌曲,幼儿轻轻哼唱1~2遍。

  3、再次完整欣赏歌曲。

  用抒情优美的声音唱出小鸟和树之间真挚的情感。

  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欢快和哀伤两种不同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尝试1~2遍。小鸟和大树在一起的时候,每天站在枝头给大树唱歌,那个时候它心里怎么样?(很高兴的)我们用和高兴的心情演唱一次这首歌。小鸟不见了大树这个时候它的心里又怎么样?(很难受)我们用这样的心情也来演唱一次这首歌曲。小鸟看到树变成火柴时,是用什么样的声音给树朋友唱歌的?(用哀伤的情绪演唱。)

  幼儿分角色演唱,一半幼儿扮演树,一半幼儿扮演小鸟。

  互相角色对换。

  附《唱给树的歌》歌谱:

  1=B 6/8抒情地

  6 5 5 6 5 | 4 3 2 1 0 |6 5 5 6 5 |4 3 2 5 0 | 1 1 2 1 0|

  亲爱的树儿 我的朋友,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啦啦啦啦

  请接收我的 美好祝福,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6 6 7 6 0| 6 5 5 6 5 |4 3 2 10 ||6 5 5 6 5 |7 6 5 10||

  啦啦啦啦 听我来唱首 好听的歌. 让我们一起 唱这首歌。

  啦啦啦啦 让我 们一起 唱这首歌。

  活动延伸: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陪同练习。

  活动反思:

  歌曲《唱给树的歌》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充满了童趣。幼儿在听听、唱唱、中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着,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活动中教师投入的表现,孩子们才能收到感染和同化,真正的投入到歌曲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穿穿唱唱(托班主题教案)

  穿穿唱唱(幼儿园托班主题教案)

  文/王 亮

  设计意图

  节奏是孩子们不易理解的一个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活动。将节奏融入穿珠活动,并以做项链的情节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排序的乐趣,并很自然地接受节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说:“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 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说:“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 乓 乒 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说:“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4、托班科学教案:感受色彩美(红黄绿)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感受色彩美(红黄绿)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5、托班美术教案:彩虹糖(手指点画)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彩虹糖(手指点画)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指点画的方式表现彩虹糖。

  2、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3、愿意参加点画活动,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

  1、红色、绿色、黄色颜料、剪成瓶状的作业纸;

  2、彩虹糖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创设小熊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励宝宝向小熊问好,并出示小熊带来的彩虹糖。

  2、认认说说彩虹糖的颜色、形状,感知红、黄、绿三种颜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颜色呢?”丰富词汇:五颜六色。

  “彩虹糖是什么形状的?”

  3、分享彩虹糖,学说短句“我喜欢什么颜色的彩虹糖”,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二、图形刺激。

  1、出示瓶状的作业纸。

  “看,小熊的瓶子里还有彩虹糖吗?”“看,老师把彩虹糖变出来。”

  2、教师示范手指点画彩虹糖。

  说口诀“压压(蘸颜料)点点(点画)彩虹糖”,并鼓励宝宝伸出食指,和教师一起边说边练习。

  三、想象创造。

  幼儿自由找空瓶子进行点画,教师指导孩子用是指点画,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点画,在瓶子里变出五颜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们换颜色时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颜料擦干净。

  四、作品赏评。

  1、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当礼物送给小熊。

  2、律动《快乐的木头熊》,结束活动。

6、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认识红黄蓝)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认识红黄蓝)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色,能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2、知道泡泡是圆形的,能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圆形泡泡。

  3、喜欢参与印画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2幅,纸筒、瓶盖、酸奶瓶若干,红黄绿三色颜料、抹布、白纸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看图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讲述:

  1、宝宝们,图上的小猫在做什么?

  2、你见过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猫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它吹的多吗?

  (运用看图讲述与生活经验讲述相结合,引导宝宝说出泡泡的形状是“圆圆”的;正确区分多、少)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出示纸筒、颜料盒:宝宝们,我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它可以变出泡泡,看老师是怎样玩的:教师边示范讲解印画方法:先沾颜料,重重的按下去,轻轻的提起来。

  2、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

  (1)、刚才老师是怎样变出泡泡来的?

  (2)、谁愿意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泡泡,及时帮助宝宝解决印画中出现的困难。如:印画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三、想象创造:

  1、出示作业纸:翘,这只小猫怎么也吹不出泡泡,我们来帮帮他吧。

  2、我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瓶盖、酸奶瓶,他们能不能变出泡泡呢?(引导孩子猜测,激发尝试愿望。)

  3、鼓励宝宝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小猫添画泡泡,教师及时观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据宝宝的印画情况,引导宝宝运用合适的材料印画,使每个宝宝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评:

  1、宝宝们真能干,帮小猫吹出这么多圆圆的泡泡。,小猫真高兴,他要谢谢宝宝。

  2、游戏《追泡泡》,结束活动。

7、小班主题活动教案:我会穿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刚来园,生活能力差,穿鞋分不清正反,所以组织了这次活动。孩子穿反鞋的原因主要是不分正反或鞋大穿起舒服。

  活动目标

  1、自己的事自己做,和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穿鞋的正确方法,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活动准备

  大鞋,小鞋,鞋垫,脚印图片,正反鞋图片,鞋架,大鞋小鞋歌曲。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踩脚印游戏,掌握穿鞋的方法。

  1、玩游戏。帮助幼儿发现正反鞋的不同之处,鼓励幼儿自己改正正反的小脚印。

  (1)、玩踩脚印的游戏:123,321,我和小脚印做游戏,你踩我也踩,踩到小脚印快站好。

  (2)、发现脚印的正反。这时老师说:看一看小脚印,你发现了什么?

  (3)、请幼儿改正反的脚印。

  2、边说儿歌边穿鞋,掌握穿鞋的正确方法。

  (1)、拿出一双小鞋,边说儿歌:两只小鞋头碰头,好像一对好朋友,小鞋襻向外扣,穿好鞋子到处走。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这时老师问:小鞋头怎样?小鞋襻向那扣?

  (3)、老师说儿歌指导幼儿把自己鞋放着脚印上摆好,然后穿好鞋子。

  二、分组游戏,巩固穿鞋的方法。

  第一组:找朋友,幼儿区分正鞋反鞋。操作:把正鞋的图片放在鞋架上。第二组:幼儿先将两只鞋摆在镶嵌板里。操作:只有把两只鞋摆正,才能放进去。

  三、通过穿大鞋的游戏,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穿鞋方法,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1、幼儿穿大鞋(教师儿歌指导)。

  2、音乐游戏“大鞋小鞋”。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有的幼儿还有穿反鞋的情况,这也正常。因为不能只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接下来还有活动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点来分辩正反,根据孩子穿鞋的特点,孩子可能会摆对鞋但脚伸错了,所以会穿反,还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来有难度,所以老师引导幼儿先把两只摆好再穿,这样就容易多了,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能基本完成目标。

  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缺乏对整体幼儿的关注,对活动的整体把握不到位,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简单提醒一下,效果不够显著。

托班主题教案推荐更多+
相关信息
相关栏目
托班数学教案 托班科学教案 托班音乐教案 托班美术教案 托班语言教案 托班主题教案 托班社会教案 托班亲子游戏教案